《贖罪Atonement》及《琴謎變奏曲La Tourneuse de pages》這兩部片,可以寫的實在太多了,只是這兩部電影我分別看了好一陣子,細節也都忘得差不多了,這裡就憑著印象,聚焦在「復仇」部分吧。

琴謎變奏曲

        先說《琴謎》,琴謎主打的就是復仇故事,上映時,新聞標題是「挑戰法式顫慄美學極限」(多迷人的標題啊!令人「戰慄」,又兼顧「美學」,程度到達「極限」,而且還是飄著浪漫的「法式」呢!),片商在影片簡介寫道,「故事根源於「報復」,一段從愛到毀滅的過程,醞釀出一種複雜弔詭的情緒」,呼喚「喜歡心理驚悚類型的觀眾,一定要來體驗《琴》片獨眾不同的顫慄美學」。此外,這部電影叫好又叫座,在法國就吸引了吸引了超過50萬人次前往觀賞,且入選2006坎城影展「一種注目」單元,《巴黎人日報》盛讚其「懸疑緊張媲美新浪潮大導演夏布洛的作品」。懷著至高的期待,我興致勃勃地前往挑戰這場「法式戰慄美學的極致」。


原罪犯

        結果是很令人失望的,當年,韓國導演朴贊郁的復仇三部曲均已上映,把復仇的直來直往(《復仇Sympathy for Mr. Vengeance》,2002年 )、暢快淋漓(《原罪犯Oldboy》,2003年)與晦暗隱約(《親切的金子Sympathy for Lady Vengeance》,2005年)都玩到顛峰,不管是在角色設定、劇情發展、色彩展現、幻(異)想度、甚或食與色的變態程度上,琴謎都遠遠落後3年前的原罪犯一大截,讓我步出電影院時真是說不出的失望。

原罪犯


        但是,琴謎這種優雅而恐怖地復仇,也就以它一貫優雅迷人的調性,在看完後逐漸於我的腦裡盤旋佔據、揮之不去;總有時候,我會忽然想起片中的情節。


琴謎變奏曲


        當我們努力維持著良善,會不會總還是,在莫名的時刻,傷害了哪個人?而被傷害的那個人,能夠輕輕放下嗎?能夠選擇原諒與寬恕嗎?還是會懷抱著恨意,融合滋長成為現在的他或她?而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恨意,可以延續多久?可以如何持續?心底的情緒,會不會無法遺忘而終致人生變奏?


贖罪

        相較於《琴謎》的「復仇」面向,再說《贖罪》,贖罪是部賣座的商業大片,更得到第65屆金球獎戲劇類最佳影片的肯定。「贖罪」的這一頭,是復仇者的對立面,是做錯的一方,是造成傷害的那一方。


贖罪


        問題是,對別人的恨,可以選擇復仇,而對自己的恨意,有沒有出口?該向誰復仇?充滿罪惡感的心靈,要做什麼,才能夠放下?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歉意,要維持多久?應如何看待? 這股日日夜夜的悔恨,該如何與自己相處?還能不能夠補救?何時能夠止休?


        這兩部電影角色犯的錯,一大一小,但,都在一念之間。故事不約而同地環繞著一個主題:「做錯事的代價有多大?」。原來做錯一件事的代價,得用一輩子去還。


        兩部電影中,究竟誰是復仇者?誰是被復仇者?誰在受罪?誰贖了罪?復仇的人,看似從被動(被傷害)轉為主動,實際上,卻讓自己一直受到傷害(被動),過去的陰影揮之不去,折磨對方,其實根本是折磨自己;此時懲罰者與被懲罰者的界線已然模糊。至於贖罪的人,在傷害他人的同時,也是橫刀自傷,可是錯誤已經鑄成,只能懷抱著巨大的歉意,伴著深沈的遺憾與懸念,終身被悔恨啃噬燒炙,期待救贖。復仇與贖罪,兩者盡是悲哀。


這兩部電影都值得咀嚼再三。


親切的金子;復仇三部曲尾聲,天空飄下白色的雪花,金子在女兒的環抱下,將頭埋進潔白的蛋糕中,是不是表示,復仇到最後,還是渴望救贖。或許復了仇/或贖了罪,從來不是終站。


而過去的幽靈啊,到底要到何時,才能夠遺忘?





贖罪中文官網

圖片來源:photowant.com、movie-gazette.com、movies.yahoo.com及各電影官網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vivaldi 的頭像
    vivaldi

    vivaldi的部落格

    vivald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